星光不问赶路人,历史属于奋斗者。
2021年是振奋人心、意义非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北关法院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营养,在队伍教育整顿中经受洗礼淬炼,在审判执行业务中维护公平正义,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。
2022年初,北关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第五届四“十佳”评选活动,选树身边典型、传递榜样力量、弘扬英模精神。经民主评议、党组研究,第五届“十佳新闻”“十佳案例”“十佳干警”“十佳新星”应势而生。
“十佳新闻”以新闻的形式,从不同侧面映射出北关法院的担当尽责、矢志奋斗、改革创新、求真务实。“十佳案例”是从本年度受理的七千余起案件中选取的典型案例,全部来源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件,通过“以案释法”的形式向公民普法,同时也是北关法院不断提升司法能力、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的突出体现。“十佳干警”是北关法院优秀干警的代表,正是有以他们为代表的北法人夜以继日的付出换来了2021年的丰硕成果,他们用忠诚担当勇毅书写人民法院工作新篇章。“十佳新星”是北关法院聘用制书记员队伍的冉冉新星,他们默默奉献,甘当绿叶,有激情,有梦想,是法院发展行程中坚定的青春力量。
今日起,北法公众号陆续推出四“十佳”,共十期。
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。2022年,我们踔厉奋发,笃行不怠,在峥嵘岁月中初心如磐,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,在使命召唤下再攀高峰!
逐梦新征程,奋斗向未来!
启航!2022!
十佳新闻(八)
八、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梅工作室揭牌
2021年9月16日,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梅工作室在北关法院揭牌,全国人大代表黄玉梅,市中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王新芳,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兴舟,区委政法委书记王正贤出席。工作室设专门场所、专项制度、专人助理、专项台账,依托黄玉梅工作室,进一步服务人大代表多方位、全过程了解和监督法院工作,为人大代表更好联系选民、更好反映社情民意架设新桥梁、搭建新平台。
十佳案件(八)
8.赵某诉张某抚养费纠纷案(承办人:任蓉)
【基本案情】
2021年9月,25岁的赵某将其生母张某起诉至法院,向张某追要其6岁至成年的抚养费、医疗费等共计13万余元。赵某称,张某在其6岁时,因其父患有精神疾病离家出走,其10岁时父亲去世,14岁时患病休学,祖父去世后靠叔叔和村委会资助生活,在其上学、因病休学、复学期间,张某对其没有尽到抚养义务。张某在离家后重新组建家庭,拒绝对赵某提供帮助,也不希望新生活被打扰。为妥善化解母子纠纷,法官决定将调解进行到底。最终,母子二人均做出让步,达成和解,张某自愿支付赵某大学期间的部分学费、生活费16800元。
【典型意义】
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和万事兴,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宁。复杂的家事案件往往涉及亲情关系的修复和重构。父母的抚养义务不因离婚而免除,亲子关系也不应当因父母离婚而割裂。这是一次有爱有温度的调解。承办法官秉持职业道德,释法明理用情,不机械办案,会能动司法,冰释母子前嫌,回归母子亲情。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,用行动践行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十佳干警(八)
李霖,男,本科学历,中共党员,北关法院第一党支部书记,司法技术和送达团队负责人。曾获“全市执法巡视先进个人”“全市法院优秀司法警察”等荣誉称号。他带领送达团队优化送达模式,提出“送必达”目标,探索“过滤式”“清单式”“包干制”等管理方式,送达员与法官实现“人与人”精准对接,个案全流程跟踪服务,全年送达17187人次,电子送达率达到81.5%,“数据多跑路,人员少跑腿”落实到了指间。他负责的司法技术团队连续多年全市考核第一。
十佳新星(八)
刘亚楠,女,专科学历,速裁团队书记员。
速裁团队的高速运转离不开团队高效协作,刘亚楠同志是团队的一名“大姐大”“人气王”。用心细,干活快,不用催,有眼色,是速裁团队对她的评价。速裁团队的书记员有话愿意跟她说,有困难愿意让她帮,有想法愿意找她谈。2021年协助法官结案513件,归档487件。2021年速裁团队共结案1674件、结案率96.7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