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平凡铸就英雄

发布时间:2022-01-27 08:48:23


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
    大家好!我叫邢炎萍,高峰副院长曾是立案庭的主管院长。

因为高峰副院长生前是我的主管院长,所以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,也就和高院长接触的比较多一些。今天,我给大家讲一讲高院长平常的一些事儿吧。

2019年4月,我到立案庭工作,高峰副院长分管立案庭。刚到立案庭工作的我,一是不熟悉工作流程细节,二是立案庭对接的部门多、立案的当事人多、事务杂,我总是每天忙得晕头转向,工作还不见成效。高院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,让我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给他说说,我一股脑地给高院长说了很多,包括自己对立案庭工作的看法、感受和抱怨,高院听后笑了笑说:“现在最主要问题是你的工作想法、思路无法在工作中推行,各团队的人员不愿意改变原来的工作模式、不愿意听你的指挥,我得帮你在立案庭树个杆啊!”高院长教我从庭务会着手,带团队、提要求、出效果。我将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庭务会逐渐渗透其中,各团队负责人慢慢地对我产生了信任。现在的立庭工作流程已形成流水线模式,各人各司其职、各担其责,各个团队对接畅通。回想在立案庭工作的两年半时间,是高院长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开展工作、如何管理团队、如何和各个部门去沟通协调、如何汇报工作,让我在工作中历练并能快速成长。

自从我到立案庭工作以来,高院长一直带病坚持工作,并且对工作极其负责。去年9月份的时候,河南省高院领导来我院立案庭调研工作,高院长陪同省院领导到立案大庭、诉前调解中心进行实地调研,并现场汇报了立案的工作流程,取得的成绩、存在的问题,并对省院领导现场提问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解答。调研工作进行了2个多小时,调研结束,高院长把省院领导送到院门外后,站在路边,左手扶着一棵树,右手按压着腰部,对我说:“我实在顶不住了,你先回院里,我在这儿稍歇一会儿。”我伸手去搀扶他,想把他搀扶回院里办公室,他说不用,扶着树站一会儿就好了,还说什么老毛病犯了。我没有离开,站在他的身旁,看着他很痛苦的样子,劝他回家休息,他说不要紧,停一会儿就好了。可能是怕我等他的缘故,他没有站多长时间,用右手扶着腰,慢慢地回到了院里,我把他送到了二楼的办公室,给他倒了杯水,他说腰疼的厉害没法坐下来,得等一会儿才能坐,并让我赶紧去忙。现在想起来其实是他的病犯了。

生活中的高院长是位极其勤俭朴素的人。去年春天,高院长的母亲因病做了一个手术,我和我的同事到他家里看望阿姨。阿姨是位十分健谈、开朗、乐观的老人,阿姨给我们说高峰第一次生病的时候,也就是十几年前,高峰当时心情特别不好,心灰意冷,不愿意治疗,因为夫妇俩积蓄也不多,还说什么怕治疗没用,最后人财两空。阿姨听后十分生气,说花多少钱都得保人,都得治疗,治病的钱不够的话她来拿,是她的几句话点醒了高院长,这才积极配合治疗,后找到对症治疗的药,病情才得以缓解。因高院长需长期服药,花费比较多,他从来不舍得给自己添件新衣服,阿姨说高峰的一件毛衣穿了十几年,袖口都磨破了,胳膊肘处都成窟窿了,还不舍得扔,阿姨说要不是她住院做手术,高院长夜里照顾她,她也看不见儿子的毛衣都破成那个样子了。阿姨说她现在已经70多岁了,仍在坚持做一份兼职的会计工作,她每天还要带着老花镜操作电脑数小时,只因为她要多攒些钱,以备孩子不时之需。

今年上半年,高院长住院以后,我和庭里的同事到医院去看过他两三次,每次去,他总是说不用来看我,把庭里的工作做好,少让李院长操点心。后来他到外地治疗,我经常给他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,他每次都说情况还好,没事儿,并嘱咐我把立案庭的工作做好。在高院长离开我们大约两周前,他还给我发微信,说他的一起案件,让我帮他去处理一下,处理完毕后我给他打电话回复时问身体状况如何,他说情况不好,还需输血,我当时有点哽咽,害怕他听出来,匆忙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,没想到,这竟然是我和他最后一次通话。当时我还在心里默默地给高院长祈祷,心想他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,把病治疗好,毕竟他还有年迈的双亲需要去孝敬,还有人到中年的妻子需要去陪伴,还有大学未毕业的孩子需要照顾啊!他一定会好起来的,我默默地说,默默地给高院长鼓劲儿,加油!

可不幸的消息还是来了!听到高院长离开的消息,我悲痛难忍,为什么这么好的领导偏偏这么早地离开我们!也许上天总会给我们留些遗憾吧,警示我们生者要倍加珍惜身边的人,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,倍加珍惜我们现在的工作和拥有的一切。高院长,放心吧,我们一定会继承您爱岗敬业、无私奉献、勤俭朴素的优秀品格,继续奋斗,一定把北关法院立案庭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,把北关法院的工作做得精彩纷呈!

谢谢大家!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北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  邢炎萍

责任编辑:佚名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