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大家好!我叫许圆,是高峰副院长的书记员。
依稀记得2018年的春天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步入社会的青年,初入法院的我,第一次见到高院长是那么的和蔼可亲,让我对未来的工作瞬间充满了热情和浓厚的兴趣,在高院长的带领下,我成长得很快,是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,对每一位当事人的无微不至,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,指引着我今后工作前进的方向。
高院长的脾气性格温和在院里是出了名的,他对同事平易近人,对我循循善诱,耐心教导,他在工作中是我的好老师,在生活中更是我的好长辈。我在平日工作中出现小失误的时候,总会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高院长面前,等待他的批评,但高院长从来不发脾气,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把问题解决;在我生活中有困惑的时候,我也会和高院长去诉说,他便以过来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,为我指点迷津。去年高院长身体不舒服以来,我去医院和家里都曾有过探望,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,我看到他右胳膊上插着一个小管子,便问他这是干嘛的呀?高院长说这根管子是连到心脏的,没啥事儿,我当时天真地以为是真的没什么事儿。第二次是去家里,高院长说还是得去北京,但那时北京疫情管控严格,没办法去看病,只能在安阳先治疗,高院长看出我挺着急的,还一个劲儿地安慰我说没啥事儿,好好工作,别想其他的。第三次去的时候,高院长说安阳的化疗方案全部白做了,在北京重新再来一遍。第四次去的时候,高院长已经带上帽子了,但他仍然笑着说,头发掉的太厉害,索性都剃了,没啥事儿,每一次见到高院长,他的乐观总是让我感觉,病魔在他面前就像疑难案件一样,总能被克服和战胜。
记得在2019年,高院长办理的一起赡养纠纷的案件,原告是一位92岁高龄的老母亲,被告是她的六个孩子,像这种家事纠纷是很难处理的。第一次开庭,大儿子没有来,打电话询问时,他说市里不好走、不知道法院在哪等等,后来,高院长找了个时间,去大儿子的家里调查,询问他的想法和意见;二儿子在一次调解中还喝了酒,讲话很冲,嗓门很高,就这样高院长依旧没有生气,一直等到他酒醒了,再进行调解,最后二儿子说换另一个法官来我都不会答应调解的。这起案件,来来回回开庭了三次、调解了两次,最终当事人被高院长的耐心给感动了,这一家子的问题也给彻底解决了。这起案件当事人那么多,高院长依然坚持不厌其烦地和每一个当事人谈话,进行耐心开导。高院长曾对我说,判决容易,但想把每个人心里的疙瘩解开难,有的老百姓这辈子都不会接触到法院,有的这辈子有可能就接触到一次,咱的态度决定着他对法院的想法,咱必须得把每一起案件办好啊!高院长时时处处体谅当事人的难处和诉讼的不易,用耐心、真情和善意化解一起起矛盾纠纷,让当事人发自内心地对这位法官敬佩。
高院长办案公正且清廉。2020年办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,为了对案件情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,高院长组织双方当事人先后到法院讲明案情。在审判庭做完调查笔录后,一方当事人把高院长拉到一边,问他办公室在哪,想去办公室说几句话。“有什么事在这里说就可以了,不用私下里说!”高院长一口回绝,他明白当事人的想法,为打消当事人的疑虑,他告诉当事人:法官办案的原则很简单,根据事实审理,依据法律裁判,请你们放心,一定会秉公办理,不偏袒任何一方。判决后,这位当事人还送了一幅锦旗过来,上面写着“明察秋毫神断案,公正执法为人民”几个大字,可见高院长是真真正正地维护当事人权益,赢得当事人衷心地敬佩。
高院长在我心里,亦师亦友亦知己,他是我步入社会的第一任老师,我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太多太多。当高院长住院治疗的时候,我调到了其他岗位工作,我时刻告诫自己,要严格要求自己,因为我是高院长带出来的兵,永远不能给高院长丢人。我很庆幸也很骄傲我是高院长的兵,他教会我的东西,我会受益终生。
谢谢大家!
北关区人民法院柏庄人民法庭书记员 许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