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【陪审员法实施三周年特刊】陪审员心声③:法官是行走的法律,也是兼善苍生的智者

发布时间:2021-04-27 19:57:17


    序言

    2021年4月27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》三周岁了。作为“无袍法官”,北关区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,在为案件的依法审理和成功结案奉献着自己特有的力量。合议庭上,有他们认真参与审理,踊跃发表意见的身影;案件卷宗里,有他们用心阅卷,积极参与事实调查的记录。走上法庭前,他们来自百姓,是人民群众在法院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,向法庭传递着来自各行各业的视角和声音;参与庭审后,他们回归百姓,在人民群众与法官的搭建了一座桥梁,让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他们了解法院,相信法律。今天,让我们走进这个默默无闻却肩负重任的群体,走进这群不穿法袍,却为审判工作贡献力量的人,一起聆听他们的陪审心声。

    作者简介

    崔平,女,1971年6月生,河南濮阳市人,研究生学历,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,现就职于中原银行安阳分行。2020年7月被任命为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。

    左手银行,右手法院,自从我有幸加入人民陪审员队伍,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世态的心酸、法官的辛苦,体会到法官不仅仅是法律专家,更是一个心理学家、社会学家。下面讲述一下2020年冬陪审的一起离婚案件(为避免对号入座,人物关键信息与案件不符)。

    案情概貌:男方为某国企员工,女方为机关单位公务员,育有一儿,男女双方的工资都不低,按常理应该婚姻美满、岁月静好。事实上,双方一直战争不断,从两个人的战争延伸到两个家庭,最后是两个家族的战争。两个人很早就同屋不同伙,各自管自个儿,唯一的纽带就是孩子,女方指责男方没素质,男方指责女方没教养,男方咆哮,女方哭泣,尤其是庭审过程中,男方不停的痛斥老婆,控诉丈母娘趁其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用了他买的酱油……说心里话,当时听到这儿,我就想法院赶紧判决他们离婚吧,日子都过到这份儿上了,一别两宽,各自安好不是最佳选择吗?

    此案件中男方不同意离婚,女方强烈要求离婚,双方都没有第三者插足,庭审过程中,男方年迈的父母也在法庭旁听……作为人民陪审员,面对此景,想到的是清官难断家务事,这事儿没法理清。

    整个庭审下来,法官的抽丝剥茧、或安抚、或劝慰、或讲理、或批评都让我感受到判决一个案件,不仅仅是法律如何规定,更是让当事人认识到婚姻的本质,它或者是一种契约,在这个契约里,双方是不是做到了最好,女方诉说自己比男人挣钱多,很辛苦,男人说自己每天接送孩子,给孩子做饭,甚至不惜上班迟到、早退……法官说了一句话“在任何关系中,只要有牺牲,就意味着不公,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不公的地方,就会在另外一个地方,或者以另外一种形式补偿回来,你们除了抱怨,没有看到对方的一丝优点”。

    庭审过程中,法官从夫妻生活、情感抚慰、子女抚养等等各方面引导当事人,如庖丁解牛,如长者倾听陈述……一开始暴躁咆哮的男子温顺了,哭泣的女子擦掉了眼泪,不再愚蠢地提议,让孩子给自己做证人,煽风点火的父母不再说出刺耳难听的话语,让沸腾的油锅慢慢凉下来……婚姻里,交换的无非是两种利益,钱和情。

    经济学家薛兆丰在《奇葩说》中,讲过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:“爱情发生本来就是一个偶然事件,如果两个人注定是彼此的灵魂伴侣,在全世界70亿的人口中,他们基本上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,所谓婚姻,也就是两个人合伙办企业、签合同。”

    当合同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,我们的法官面临的挑战很难,因为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,但毕竟不是单纯的合同,里面包含了各种情,法官判案给予当事人的不仅仅是胜诉、败诉,因为在婚姻的战争中,永远没有赢家。有幸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各种案件,让我感受到作为法官不仅仅是法律方面的专家,更是社会价值的引领者,也是兼善苍生的智者。

责任编辑:佚名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